7月9日,管道巡護項目部洛川中隊轄區遭遇極端強降雨突襲。仙雞河上游水位急速上漲,夾雜著斷枝與泥石的洪流洶涌而下,直沖下游攔油壩——這座保障管道與環境安全的“應急屏障”,瞬間面臨被堵塞、功能失效的嚴峻考驗。
雨勢稍歇,隱患已顯。巡查隊員發現,大量沖來的樹枝在攔油壩周邊堆積成“堵”,不僅卡死排水通道,更直接威脅壩體結構安全。攔油壩面臨垮塌,功能失靈的巨大潛在隱患,一旦發生原油管道泄漏,攔油壩功能不能發揮,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破壞后果極為嚴重,危害極大。
“險情就是命令!”洛川中隊聞“汛”即動,應急響應機制瞬間啟動。巡護隊員們火速攜專業工具奔赴現場,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清障戰就此打響。
現場壩體泥滑難行,樹枝散亂交錯。但隊員們毫無退縮,拿鐵鉤的奮力拖拽,持油鋸的精準分解,徒手搬運的咬牙發力……分工明確如齒輪咬合,配合默契似并肩多年。汗水混著泥水浸透工裝,褲腿沾滿污漬,可沒人停下腳步——“盡快清障,保住攔油壩!”這是所有人心中的執念。
連續4小時鏖戰,從雜亂堵塞到整潔暢通,攔油壩周邊雜物被徹底清除,排水通道恢復“呼吸”,這座防原油泄露關鍵設施有效疏通。這場“閃電清障”,不僅化解了暴雨次生風險,更讓攔油壩時刻保持“臨戰狀態”,隨時能扛住汛期考驗。
這不僅是一次應急處置的勝利,更彰顯了洛川中隊“汛情不退,戰斗不止”的團隊作風,快速響應機制高效運轉,協同作戰能力經住實戰檢驗。
當前正值“七上八下”防汛關鍵期,洛川中隊決心加密對攔油壩、截斷閥室等管道沿線關鍵點的巡查維護,緊盯雨情水情,讓隱患“露頭就打”。以更密的防線、更快的反應,為能源動脈汛期安全護航,用堅守筑牢每一寸安全堤壩。
供稿:張發旺 程軍軍